病状:
1、条黑粉病和秆黑粉病,二者均为系统侵染性病害,症状基本相同。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,也危害穗轴和颖片。病害植株生长缓慢、矮小,叶片和叶鞘上产生长短不一的黄绿色条斑,后变成暗灰色或银灰色,随病害发展,叶片卷曲,并在叶片和叶鞘上出现沿叶脉平行的长条形黑色冬孢子堆,之后包子堆破裂散出黑粉,用手触摸这些黑色粉末会被抹掉。严重病株叶片卷曲并从顶向下破裂,甚至整个植株死亡。由于被侵染植株分蘖少且病株死亡,草坪常变稀疏,形成秃斑,引起杂草入侵。条黑粉病症状在春末和秋季冷湿天气阶段较易发现,而秆黑粉病普遍见于初春。夏季干热条件下病株多枯死而不易看到典型症状,草坪受到极度干旱胁迫时,条黑粉病危害加重。
2、疱黑粉病(叶黑粉)为局部性病害,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。病叶背面有黑色椭圆形疱斑,即病原菌冬孢子堆,其长度不超过2mm,疱斑周围褪绿,出现黄色“晕圈”,严重时整个叶片褪绿变成近白色。冬孢子堆始终埋生于寄主叶表皮下,感病严重的草坪远看呈黄色。
病原菌:
1、条黑粉菌[Ustilago striiformis (West.) Niess],黑粉菌属,引起条黑粉病。
2、冰草条黑粉菌[Urocystis agropyri (Preuss) Schroter],条黑粉菌属,引起秆黑粉病。
3、鸭茅叶黑粉菌[Entyloma dactylidis (Pass) Cif.],叶黑粉菌属,引起疱黑粉病。
寄主范围:
条形黑粉菌和冰草条黑粉菌的主要草坪寄主有剪股颖属、早熟禾属、羊茅属、鸭茅属、披碱草属、画眉草属、洽草属、碱茅属、黑麦草属和雀麦属等至少26属48种禾本科植物。鸭茅叶黑粉菌的主要草坪禾草寄主有剪股颖属、早熟禾属、羊茅属等若干植物。
发病规律:
条黑粉病和秆黑粉病病原菌以休眠菌丝体在寄主分生组织内越冬,或以冬孢子在种子间、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。病原菌主要通过种子外表的冬孢子和散落在土壤的冬孢子随草种、风雨、践踏、耕耙等传播。春季或秋季条件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,担孢子萌发产生侵染菌丝危害草坪草。土温10-20℃时有利于发病。土壤干旱、贫瘠、黏重以及播种过深时发病较重,此外,新建草坪发病率低,3年以上草坪发病率较高。降水或灌溉频繁的草地以及低洼草地黑粉病发生较重。
疱黑粉病的病原菌冬孢子萌发所产生的担孢子随气流、雨滴、人畜和机械等传播,由叶片入侵。病害主要发生在春秋季。
防治措施:
1、选用抗病草种品种;混播建坪。
2、种子处理。温水浸种,种子浸于53-54℃温水中5min,水量为种子量的20倍,浸种后摊开晾干;药物拌种,可用萎锈灵(每千克种子中有效成分3g)、福美双(每千克种子有效成分12g)、25%羟锈宁(三唑酮)等拌种处理。
3、科学养护管理。铲除草坪、田间野生寄主如毛雀麦等减少传染源;做好坪床整地工作,适期播种,避免深播。
4、药剂喷雾。可用25%粉锈宁、25%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、乙基托布津等杀菌剂进行控制。